20號無縫鋼管鋼價在持續了近兩個月的窄幅盤整之后,進入“供強需弱”的淡季格局,11月中旬起鋼價進入加速下跌的通道,僅十多天的時間,價格便已回落到9月初3500元/噸的重要關口。后市滬鋼維持區間振蕩的可能性較大。
第一,目前全球經濟雖有企穩跡象,但諸多“迷霧”仍時刻牽動著大宗商品市場的神經。隨著“財政懸崖”的最后期限臨近,金融市場對任何有關“財政懸崖”的消息都異常敏感,一旦兩黨在12月中旬前后還不能達成協議,大宗商品市場可能再度遭殃,而且目前歐債危機仍反復曲折。另外,國內11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為50.4%,連續三個月回升,也是13個月來首次回升至榮枯線上方,經濟繼續惡化的可能性不大,目前處于觸底企穩的觀察階段,后市應有向好的預期,但對于進入消費淡季的鋼鐵行業而言,利好短期難以給需求帶來實質性拉動。后期應重點關注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增長和通脹問題的定調。整體來看,大宗商品市場難以出現大幅上漲的行情,但可能會因某些經濟問題沒有解決出現振蕩。
第二,供大于求的局面難有大的改觀,鋼市繼續負重前行。目前鋼市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國內粗鋼產量遲遲壓不下來。中鋼協預估11月中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195萬噸,同比仍處于明顯高位,在需求不見增量的背景下,壓力是明顯的。據了解,當前唐山高爐開工率攀升至95.23%的高點。二是進入冬季后,大多數建筑工地停工,建材社會庫存連續幾周回升,南北鋼廠在不斷下調出廠價以及現貨價格下跌等共同折射出下游需求在不斷惡化。在供給高企、成本支撐有限背景下,實際需求的下降對投資者的信心必然造成負面影響,鋼價下行的可能進一步增加
|